七鲲身
海中有鲲夜化鹏,将飞似堕忽伏蹲。浸作千年老云根,分排玉立如弟昆。
蛟宫千丈姿雄跨,鳄浪万里供馋吞。壮气已作长虹吐,远势欲挟孤鸾骞。
如砥狂澜留柱石,时挝天鼓殷雷门。左控安平右鹿耳,襟带众汇如缭垣。
当年蛙龟争雄处,犀甲百万齐云屯。一声海吼白骨枯,潮头战血交流浑。
自从归我版图后,恬波息浪清乾坤。升平大业垂万古,异域往往叨殊恩。
祇今穷崖绝壑地,已成紫蟹黄鱼村。我来正值三月暮,裌衣习习春风温。
他山可望不可即,远见一片苍烟痕。天地沧桑本变幻,古今兴废如朝昏。
况复浮生一泡影,忍令岁月逐尘奔。眼中俗客难为论,黯然默默销神魂。
安得如尔息健翮,坐受晚露与朝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七鲲身(今台南沿海沙洲)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意象传递出人生感悟。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自然奇观(前16句)
用神话般的笔法描写七鲲身地形:像巨鲲化鹏伏卧海中,沙洲如兄弟般排列。通过"蛟宫""鳄浪"等夸张比喻,展现海浪冲击沙洲的磅礴气势,把静止的沙洲写得充满动感。特别用"长虹""孤鸾"的意象,把自然景观升华成具有精神气魄的象征。
2. 历史沧桑(中10句)
回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往事,用"蛙龟争雄""白骨枯"等惨烈画面再现战争,与现在"紫蟹黄鱼村"的和平景象形成强烈对比。通过"版图""升平"等词,暗含对国家统一的欣慰。
3. 人生感悟(最后10句)
诗人春游时触景生情:三月暖风中远望沙洲如烟痕,联想到天地变幻如朝夕。用"浮生泡影"的比喻,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惆怅,最后渴望像沙洲一样静观日出日落,获得精神超脱。
艺术特色:
- 把地理景观人格化,沙洲像有生命的巨人
- 战争与和平的对比画面感极强
- 由景入情,自然过渡到哲理思考
- "泡影""尘奔"等比喻通俗却深刻
全诗通过沙洲的古今变化,传递出:自然永恒而人事无常,人应超脱世俗纷扰的哲理。写景气势恢宏,抒情含蓄深沉,在壮阔的天地画卷中寄托人生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