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分韵

萧斋能远俗,长日客来稀。
向夕秋如水,开轩月在衣。
荷香清入观,人意憺忘归。
坐久同天籁,翏翏静者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夜晚,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闲适心境。

诗的前两句说书斋远离世俗喧嚣,白天也很少有客人来访,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静谧氛围。接着描写傍晚时分,秋意如水般清凉,打开窗户,月光仿佛披在身上,这个画面既清新又富有诗意。

中间部分写荷花的清香淡淡飘来,让人心境平和到忘记了回家。这里用嗅觉感受(荷香)和内心感受(忘归)相结合,表现出自然美景对人的安抚作用。

最后两句写坐得久了,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能听到天地间细微的声响,感受到宁静中蕴含的生机。"翏翏"形容风声,暗示虽然环境安静,但自然中仍有微妙的动静和生命力。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绘制的一幅水墨画:书斋、秋夜、月光、荷香,构成清幽淡雅的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受,把远离城市喧嚣后获得的内心平静生动地表现出来,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与自然相融的惬意。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