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多次游览天平山的感悟,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登山时的所见所感。
开头"十年五度到天平"直接点明作者十年间五次登临天平山,说明他对这座山情有独钟。"灵寿初携赐杖行"写自己带着手杖登山,暗示年纪已大但仍坚持攀登。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了山中美景:山谷里松柏常青("丹壑长留松桧色"),白发老人却对山间藤蔓情有独钟("白头偏系薜萝情")。山路盘旋,树林从树梢间显现("盘纡树杪双林出"),山峰像无数朝笏(古代大臣上朝用的手板)耸立在云端("卓立云端万笏迎"),这个比喻特别形象。
最后两句是登顶后的感悟:登上最高处("更向层云攀绝顶"),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作者想学习"无生"的境界,也就是超脱生死、看淡一切的佛家思想。
全诗通过具体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随着年龄增长对人生境界的追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年纪大了仍坚持攀登,并在高处获得心灵感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