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出自《偈颂三十六首 其十三》,是宋代禅师的作品。让我们简单解读一下其中的意思。
“三衣覆体”,这里的“三衣”指的是和尚穿的三种袈裟,意思就是用最少的衣服来遮体,体现了简朴的生活态度。“四事供需”,指的是寺庙里给僧人提供的四大基本生活所需:米、盐、油、菜。这里强调的是僧人应当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条件。
“若也知惭知愧,是真释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僧人能知道自己的不足,能感到羞愧和自责,那他才是真正的僧人。这实际上是在讲一个僧人应该具备谦虚和自我反省的精神。
“莫道曩劫修来,非从今日”,这里提到了“曩劫”,指的是遥远的过去,意思是你不能说自己的德行、品质是过去世修来的,而应该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开始努力,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
总的来说,这首诗强调了僧人应保持简朴的生活态度,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且要具备谦虚和反省的精神,从现在做起,不断提升自己。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僧人。
释如珙
释如珙(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子璞,号横川,俗姓林,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年十五从季父释正则祝发。预戒于本州广慈院。出学于外,初从石田薰于灵隐,继留从痴绝冲。又往太白投天目礼。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为临安府净慈寺首座,继领瑞安府雁荡山灵岩寺。八年,移住雁荡山能仁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移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寺。二十六年卒。有本光编《横川如珙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名误为行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