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参拜石景山惠济祠的所见所感,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古代治水的智慧与对自然的敬畏。
前四句像一组镜头:先拍下祠堂紧靠石堤的庄严景象("崇祠依石堰"),接着镜头推进到殿内金光熠熠的神像("像设谒金堂")。然后视角突然拉远,拍到云雾缭绕的山壁("云壁")和冬日暖阳("曦轮届小阳"),冷暖色调的对比让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后四句转入思考:五六句用"慎有自"和"赖无疆"的对比,道出治水既要靠人力谨慎,也要仰仗神明保佑。最后两句特别有意思——作者说这里的治水工程虽不是大禹亲手所为("疏凿非经禹"),但当代人治理永定河的方案("永定方")同样值得重视。这种对当代治水成就的肯定,在迷信古人功绩的古代显得难能可贵。
全诗妙在把建筑、自然、信仰、治水智慧糅在一起,既展现了祠堂的庄严气象,又通过"云壁""曦轮"等自然景物让画面活起来,最后落脚在"人神共治"的务实思想上,比单纯歌颂神明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