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十首 其七

习静颓然户昼扃,雪中不复到旗亭。
行难骑马鞭何用,食怕伤脾箸半停。
解醉茶香烹雀舌,袭书纸面染鸦青。
寒烟枯柳斜阳下,坐为村童讲孝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隐居者的生活场景,充满宁静淡泊的意趣。

前两句写作者闭门不出、远离喧嚣的状态。白天也关着门,像打瞌睡一样安静度日,连酒馆都不去了。这里用"颓然"形容放松的状态,"旗亭"指酒馆,暗示放弃社交活动。

中间四句通过生活细节展现养生之道。因为路难走就不骑马(自然也不用马鞭),担心伤脾胃就节制饮食。用名贵的雀舌茶解酒,在染着青墨的纸上读书,这些细节透露出文人雅致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突然转向温暖画面:在寒烟枯柳的萧瑟冬景中,斜阳下坐着给村里的孩子讲解《孝经》。这个场景既体现了隐士的闲适,又展现了读书人教化乡邻的社会责任感,冷清中透着温情。

全诗用日常小事串联,没有华丽辞藻,却通过"闭门饮茶""教童读书"等画面,生动呈现了一个淡泊明志、不忘教化的文人形象。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处冬日斜阳下的教书场景,让整首诗的格调从孤寂升华到温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