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生活的闲适画面,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山间环境:树林幽深,山谷昏暗,雾气缭绕。到了中午,人们都换上了夹衣(春秋穿的薄外套)。这里通过"过午换衣"的细节,既点出山间温差大的特点,又暗示了季节可能是春秋时节。
后两句写人们的活动:大家预测明天会是好天气,因为观测风向的柘黄旗(古代测风工具)正在轻轻飘动。一个"预卜"显得很有趣味,像是山民们在根据经验判断天气,透露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全诗妙在捕捉了三个生活片段:山雾弥漫的环境、人们换衣的细节、预测天气的场景,用最朴实的语言组合成一幅生动的山居图。特别是最后风吹旗动的画面,既交代了"天气好"的依据,又给静谧的山景增添了动态美,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山间微风的轻抚。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