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的清雅画面,传递出梅花坚韧高洁的精神。
前两句"蓬蒿已逐晓霜眠,玉立孤标汉绮园":杂草在晨霜中枯萎,而梅花却像玉石般挺立在庭院中。"孤标"二字突出了梅花遗世独立的姿态,就像一位不随波逐流的高士。
后两句"月澹风轻云欲压,精神千古对羲轩":在朦胧月色和微风中,梅花仿佛要被低垂的云层压弯,但它依然保持着昂扬的精神。这种精神气质可以追溯到上古贤君伏羲和轩辕的时代,暗示梅花的高洁品格与中华文明的精神传统一脉相承。
全诗最动人的是梅花在严冬中依然保持挺拔的形象。诗人用"玉立"形容其姿态,用"精神千古"赞美其品格,将自然景物提升到了精神象征的高度。在万木凋零的季节,梅花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成为了中华民族坚韧品格的化身。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