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隐居山中的生活情趣,充满了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第一句"古剡溪头寄短椽"说的是诗人在古老的剡溪边搭建了简陋的茅屋居住。"短椽"指的就是简陋的屋檐,表现出隐居生活的朴素。
第二句"山阴胜韵更谁传"表达了诗人对山阴地区(今浙江绍兴一带)优美风景和文人传统的向往,同时也感慨这样的风雅传统如今还有谁能传承。
第三四句"似闻昨夜高轩过,人怪儒衣住檐肩"最有意思,说的是好像听说昨晚有达官贵人的豪华马车经过这里,人们都奇怪为什么一个读书人(儒衣指书生打扮)会住在这样简陋的屋檐下。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宁愿放弃繁华、选择清贫隐居的生活态度。他用"高轩"(豪华马车)和"檐肩"(简陋屋檐)的对比,突出了自己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最后人们对他选择的惊讶,更反衬出他特立独行、坚守本心的品格。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了深刻的人生选择,展现了古代文人高雅脱俗的精神世界。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