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山
世上洞天三十六,缙云第二十九区。
古木参天架云屋,总真灵迹号仙都。
独峰壁立三千尺,凌空耸翠屹然孤。
仰瞻绝顶烟岚际,曾开菡萏名鼎湖。
旧说轩辕驻车辙,云骈风驭经此涂。
石釜练灶丹砂就,乘龙帝乡才须臾。
紫虚碧落超尘世,侍臣无路攀龙须。
唐朝天子仙李裔,德格天心来瑞符。
祥烟嘉气卿云布,山中九传万岁呼。
步虚对峙云断续,东西互云高下殊。
涧边幽径登鸟道,上有镜岩如方壶。
岩中乳水沥嵌罅,滴石成穴如仰盂。
水一昼夜斛加半,潦不泛溢旱不枯。
鲁望曾记周景复,绝粒餐霞黄老徒。
栖真妙入县珠会,八十余年隐此居。
千古寥寥桑海变,仙迹渺邈还有无。
石门瀑布虽云好,此间殊胜未易俱。
特然造化钟神秀,虎头妙手亦难图。
古木参天架云屋,总真灵迹号仙都。
独峰壁立三千尺,凌空耸翠屹然孤。
仰瞻绝顶烟岚际,曾开菡萏名鼎湖。
旧说轩辕驻车辙,云骈风驭经此涂。
石釜练灶丹砂就,乘龙帝乡才须臾。
紫虚碧落超尘世,侍臣无路攀龙须。
唐朝天子仙李裔,德格天心来瑞符。
祥烟嘉气卿云布,山中九传万岁呼。
步虚对峙云断续,东西互云高下殊。
涧边幽径登鸟道,上有镜岩如方壶。
岩中乳水沥嵌罅,滴石成穴如仰盂。
水一昼夜斛加半,潦不泛溢旱不枯。
鲁望曾记周景复,绝粒餐霞黄老徒。
栖真妙入县珠会,八十余年隐此居。
千古寥寥桑海变,仙迹渺邈还有无。
石门瀑布虽云好,此间殊胜未易俱。
特然造化钟神秀,虎头妙手亦难图。
现代解析
这首《仙都山》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奇幻世界,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神仙打卡圣地
诗人开篇就说这里是全国排名第29的修仙宝地(洞天福地)。像旅游攻略般介绍了特色景点:参天古木搭成的云中房屋、孤峰独秀的"独峰"、传说中黄帝炼丹的鼎湖。特别有趣的是山中一个神奇水潭——水量精准到每天增加半斛(约30升),旱涝水量都不变,像被仙人设置了自动补水系统。
2. 帝王修仙故事会
诗中藏着两个"追梦神仙"的故事:轩辕黄帝在这里炼成仙丹,乘龙飞升时连侍从都没带上;唐朝皇帝(自称老子后代)也来沾仙气,搞得山中祥云缭绕,万人朝拜。这些传说让仙山更有传奇色彩,就像现在的网红景点总要编点名人故事。
3. 现实版修仙体验
诗中提到唐代隐士鲁望(陆龟蒙)在这里辟谷修行80多年,把山洞住成了"养生别墅"。最妙的是结尾说:就算画虎名家也画不出这里的神韵——这就像现代人拍完美景照片后感叹"实景比照片美100倍"。石门瀑布虽好,但比不过这里的综合体验,妥妥的古代版"小众秘境推荐"。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VR纪录片,带着读者云游仙山:看奇峰、访仙踪、探秘洞,最后留下"此景只应天上有"的感叹。这种把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炖成一锅"仙侠火锅"的写法,正是古代山水诗最让人上头的地方。
丁宣
丁宣,一名卜,字宗旦,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人。高宗绍兴中通判处州(清光绪《丹阳县志》卷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