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湖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读来轻松愉悦。
诗的前两句"岸上湖中各自奇,山觞水酌两皆宜",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双重美景。岸上的景色和湖中的倒影各有各的奇妙,无论是在山上饮酒还是在湖边小酌都很适宜。这里"山觞水酌"的巧妙搭配,既点明了游玩的方式,又暗示了处处皆美景的意境。
后两句"只言游舫浑如画,身在画中元不知"最为精妙。诗人说人们总说游船美得像画一样,却不知道自己其实就置身于这幅天然画卷之中。这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通过轻松的语言表达出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又暗含了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简单的对比和巧妙的构思,把游湖的乐趣和感悟写得生动有趣。诗人用"画"这个意象贯穿全诗,既写出了湖景如画的美,又写出了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受,让读者仿佛也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春日游湖的惬意与惊喜。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