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三十二
昔年心事共谁论(李中),猿鹤同栖月一村(杜荀鹤)。
赖尔林塘添景趣(司空图),任他乌兔走乾坤(吕岩)。
胸襟曾贮匡时策(白居易),手指今馀把笔痕(刘禹锡)。
自笑微躯长碌碌(牟融),只应漂母识王孙(王遵)。
赖尔林塘添景趣(司空图),任他乌兔走乾坤(吕岩)。
胸襟曾贮匡时策(白居易),手指今馀把笔痕(刘禹锡)。
自笑微躯长碌碌(牟融),只应漂母识王孙(王遵)。
现代解析
这首诗像一幅自画像,诗人用前人的诗句拼贴出自己五十岁时的复杂心境。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拉开回忆序幕:年轻时满腔抱负却无人理解("心事共谁论"),如今在山水间与猿鹤为伴("月一村"),看似闲适却暗含落寞。三四句继续用自然意象表达人生态度——池塘美景是生活慰藉("添景趣"),管它日月如梭("乌兔走乾坤"),有种故作洒脱的无奈。
五六句突然转折,摸着自己执笔的手,想起当年胸怀治国良策("匡时策"),如今只剩纸上墨痕。最后两句自嘲最精彩:笑自己忙忙碌碌半辈子("微躯长碌碌"),到头来恐怕只有施舍饭的漂母(用韩信典)才认得这个落魄之人。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表面是隐居闲适,内里是壮志未酬,最终归于自嘲释然。就像现代人中年回首,既有"当年我也想过改变世界"的感慨,又有"算了就这样吧"的豁达,读来让人会心一笑又鼻头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