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深奥的禅理故事,用生活中的场景比喻修行境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前四句说:就像古代空生和尚在临江市乞食一样,你现在(指"化主")的行为看似平常,其实暗含深意。你把历代圣贤都说不清的真理,用"水倒入水"这样自然的方式传递给别人——比喻真理本就在日常生活中,无需刻意解释。
2. 后四句用"端碗"的动作说禅:碗里装满的到底是什么?拿起碗就走何必犹豫?虽然修行最后还有最难突破的一关,但真正悟道的人回到家(指开悟),会发现和原来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真理不在远方,就在当下举手投足间。
全诗精髓在于:真正的智慧不是复杂高深的道理,而是像水溶于水般自然的生活态度。作者用乞食、端碗这些日常动作,告诉我们禅就在穿衣吃饭中,悟道后看世界会焕然一新。
释慧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