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帝在皇家园林中赏花钓鱼的闲适画面,充满了富贵闲适的宫廷生活气息。
前四句写景:春风从飞廉阁吹向上林苑,鳷鹊楼高耸入云。树木在春雾中若隐若现,清晨的湖面波光粼粼,笼罩着淡淡烟霞。这里用"通""带"两个动词,把建筑与自然景观巧妙串联,展现了皇家园林的恢弘气势。
中间四句转入活动描写:花香飘到仪仗队之外,鲜花仿佛在御酒杯前起舞。细长的钓竿轻轻晃动,银白色的鲔鱼在网中闪闪发光。"籊籊""筛筛"两个叠词生动表现了钓竿的颤动和鱼鳞的闪光,让画面顿时活泼起来。
最后四句转为抒情:诗人谦逊地说自己有幸参与这场盛会,却惭愧写不出像柏梁台那样的佳作。最后以祝福作结,希望皇帝长寿,自己能永远陪伴圣驾游玩。这里的"金马籍""柏梁篇"都是借典故表达对皇帝的忠诚。
全诗用词典雅但不晦涩,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活动刻画,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精致华美,同时巧妙融入了臣子对君王的恭敬之情。最精彩的是"香飘仙仗外,花舞御卮前"两句,让无形的花香和有形的花姿都活了起来,仿佛让人看到了那个春风沉醉的皇家园林早晨。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