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公济风泉亭
涧谷居永久,高情未云酬。
兹焉发天秘,始造寒岩幽。
上有茂树阴,下有清泉流。
结亭倚苍峭,凿磴穷嵌丘。
翠壁自屏立,青藓亦环周。
朅来憩永夏,凛若临清秋。
仰空韵笙竽,俯槛锵琳璆。
幽听一以会,悠然与神谋。
遐哉超世心,暇日聊娱忧。
笑问车马客,谁能淹此留。
兹焉发天秘,始造寒岩幽。
上有茂树阴,下有清泉流。
结亭倚苍峭,凿磴穷嵌丘。
翠壁自屏立,青藓亦环周。
朅来憩永夏,凛若临清秋。
仰空韵笙竽,俯槛锵琳璆。
幽听一以会,悠然与神谋。
遐哉超世心,暇日聊娱忧。
笑问车马客,谁能淹此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山间建造风泉亭的闲适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开篇说诗人在山涧住了很久,但高雅的情怀还没得到满足。直到发现这个天然秘境,才开始在幽静的山岩边建造居所。这里有茂密的树荫遮阳,清澈的泉水在脚下流淌。亭子建在苍翠陡峭的山崖边,石阶一直通到山丘的凹陷处。
接着描写环境:翠绿的山壁像屏风一样矗立,青苔环绕四周。夏天来这里避暑,凉爽得像秋天一样。抬头能听到风吹过像笙竽的乐声,低头看泉水撞击石头发出玉器般的声响。在这种幽静中聆听,心神自然与天地相通。
最后诗人表达超脱世俗的心境:在这闲暇时光里消解忧愁。他笑着问那些忙于奔波的人:谁能像我这样留下来享受这份宁静?
全诗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展现了隐士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以及"笑问车马客"体现的从容不迫。诗人用声音(风声、泉声)、温度(夏日的清凉)等感官体验,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居生活的美好。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