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的故事,通过几个关键场景展现了他传奇又悲情的一生。
首联说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时,刘邦原本势弱,但韩信被拜为大将后,立刻扭转战局让楚军威风扫地。"登坛"指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大将的著名典故。
颔联写刘邦对韩信的两面性:一边在韩信帮他打天下时慷慨分封土地("足当蹑后"指韩信立下战功后),一边假装亲热地脱下自己的衣服给韩信穿("解衣"典故)。这两句揭示了帝王心术的虚伪。
颈联用两个典故说命运的反讽:韩信最终确实像谋士蒯彻预言的那样封了侯,但很快就被怀疑谋反;他和将领陈豨密谋造反时,哪想到这会要了自己的命。"握手"二字暗指密谋。
尾联最动人:韩信的英魂徒然在荒山野庙流泪,而刘邦的长陵(陵墓)早已被秋草夕阳笼罩。通过荒庙与皇陵的对比,道出功臣的凄凉结局和帝王的无情。落日意象暗示一个时代的终结。
全诗像一部微型历史剧,用"分土-解衣-封侯-谋反-荒庙"五个镜头,把韩信从发迹到惨死的过程写得荡气回肠。最厉害的是最后两句,不直接骂刘邦忘恩负义,却用"秋草长陵"的景象让人自然联想到:再辉煌的帝王,终究也会被时间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