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观

玉台何所拟,方丈海天东。
恍惚金银阙,迢遥日月宫。
丹梯怀窈窕,飞构闪玲珑。
积翠含元气,通灵倚化工。
青童拾水碧,羽士驾星虹。
偶向尘涂曲,来观福地雄。
大还虽浪议,嘉遁亦高风。
濠上追庄叟,匡庐忆葛洪。
梦随苍鹤返,啸引紫霞通。
袅袅吹笙过,飘飘采药同。
何时谢轩冕,托意入无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云台观,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向往。

开头用"玉台"比喻云台观,说它像东海仙山一样神秘。接着用"金银阙"、"日月宫"这些闪闪发光的意象,展现道观的辉煌壮丽。"丹梯"、"飞构"等建筑细节,让人仿佛看到蜿蜒的台阶和精巧的楼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中间部分写仙境里的生活:青衣童子捡拾宝石,道士们骑着彩虹遨游。诗人偶然来到这处福地,虽然知道所谓"成仙"可能是虚妄的传说,但仍被这种隐居修行的高洁品格所吸引。他联想到庄子在濠水观鱼的逍遥,葛洪在庐山炼丹的传说,梦想自己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与紫霞为伴。

最后诗人幻想自己也能摆脱官场束缚("轩冕"指官帽),像仙人一样吹着笙、采着药,融入这无穷无尽的自然之中。全诗通过瑰丽的想象,把一座道观写成连接人间与仙境的桥梁,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