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古十四首 其八

宋之子罕,不贪为心。人献人玉,吾守吾琛。利之靡溺,物孰能侵。

宝各不丧,昭哉德音。呜呼天王,求车求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春秋时期宋国大臣子罕的故事,核心思想是"不贪为宝"的品德。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别人给子罕献宝玉,他却说"我以不贪为宝"。就像有人送你钻石,你却说我更珍惜自己的玻璃弹珠——因为弹珠代表诚实。这里用"琛"(珍宝)比喻道德操守,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中间四句说理:不被利益诱惑的人,外物就伤害不了他。就像现在说的"无欲则刚",保持初心才能守住真正的财富。这里的"宝"是双关语,既指物质珍宝,也指精神财富。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用"呜呼"叹息周天子(天王)反而整天索要豪车金钱,和子罕形成强烈反差。就像今天某个清官拒绝贿赂,转头看见领导在收礼,这种对比特别讽刺。

全诗用简单故事讲深刻道理: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守住底线的品德。就像现在说的"不忘初心",子罕的故事穿越千年依然能引发共鸣。诗人用古今对比的手法,让读者自然体会到:贪腐古今都一样可耻,清廉永远值得尊敬。

陈第

陈第,字季立,号一斋,晚号温麻山农,别署五岳游人。连江(今福建连江)人。陈第是我国杰出军事家、旅游家、音韵学家,他著述甚丰,除《一斋诗集》、《两粤游草》、《五岳游草》外,《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伏羲图赞》、《尚书疏衍》等均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明万历四十八年卒,终年七十七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