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山
客吴十五载,始上灵岩山。
入门地如削,凭轩绝跻攀。
孰云念乡国,不复忧险艰。
回首楚与越,茫茫一气间。
向来朝会时,自谓吞百蛮。
焉知王气衰,空忝禅栖閒。
山川自潇洒,木石饶斓斑。
俯仰万里外,浩歌风雨还。
入门地如削,凭轩绝跻攀。
孰云念乡国,不复忧险艰。
回首楚与越,茫茫一气间。
向来朝会时,自谓吞百蛮。
焉知王气衰,空忝禅栖閒。
山川自潇洒,木石饶斓斑。
俯仰万里外,浩歌风雨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漂泊异乡多年后,第一次登上灵岩山的所见所感。
开头四句说:在吴地(今江浙一带)客居十五年,才第一次来爬灵岩山。一进山门就看到陡峭的山势,站在高处往下看,根本找不到攀登的路。这里用"地如削"形容山势险峻,就像被刀削过一样陡直。
中间八句是感慨:谁说思念家乡就不会害怕艰险呢?回头望望楚地(湖北湖南)和越地(浙江),都笼罩在茫茫雾气中。当年朝廷盛会时,自以为能征服四方蛮族,哪知道王朝气数已衰,现在只能在这禅寺里闲住。这里用对比手法,把过去的雄心壮志和现在的落寞形成鲜明对照。
最后六句写景抒情:山川自然秀丽,树木岩石色彩斑斓。在这万里之外的高处俯瞰,在风雨中放声高歌而归。最后两句特别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看到诗人站在山顶,对着风雨纵情歌唱的场景。
全诗通过登山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暗含对时局变迁的无奈,最后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一切。语言朴实但意境开阔,写景与抒情自然融合,读来能感受到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