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彭玉麟联

洁清方文靖,劳瘁似武乡,高尚绍邺侯,丰裁超忠介,使车持节,犹是布衣,当年爵禄频辞,岂忘天下忧乐、民间疾苦,荩臣捐性命,自甘剑淅矛炊,迨至国狗全歼、狂鲸永息,东南奠定,中外安攘,置酒方歌风,何遽大地陨星,又弱一个;
伟业著鄱湖,芳踪留浙水,勋名垂粤峤,遗爱遍长江,兵法传薪,实难负担,畴昔戎机参赞,曾以干城属寄、国士相期,知己感生成,愿倚泰山北斗,谁料灾缠二竖、梦兆两楹,甲马辰飞,酉鸡夜变,无缘再立雪,愧未于场筑室,独居三年。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悼念晚清名将彭玉麟的,用现代语言解读,可以分成上下两联来看:

上联讲彭玉麟的品格功绩: 1. 先把他比作四位历史名臣——像北宋清廉的文靖公(王旦)、像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像唐朝淡泊名利的李泌、像明代刚正的忠介公(海瑞),突出他集清廉、勤政、淡泊、刚直于一身。 2. 说他虽身居高位(持节使车),却始终保持平民作风(布衣本色),多次辞谢朝廷封赏,心里始终装着百姓疾苦。 3. 用"剑淅矛炊"(刀剑丛中吃饭)形容他战场拼命,最终平定太平天国(国狗指太平军),奠定东南安定。结尾用"陨星"比喻他的离世是国家重大损失。

下联写彭玉麟的军事成就与作者追思: 1. 列举他建功之地:鄱阳湖练水师、浙江抗敌、广东(粤峤)立威、长江流域留美名,说明他是全能型将领。 2. "兵法传薪"说他想传授军事经验,但别人难承其重。回忆当年共事时,彭玉麟对他如"泰山北斗"般信赖栽培。 3. 最后用"二竖"(病魔)、"两楹"(孔子将死的梦兆)暗示彭玉麟病逝,以"立雪"(程门立雪典故)表达自己未能长久追随的遗憾,甚至想效仿古人守墓三年。

全联最大特点是: - 对比强烈:把彭玉麟比作多个历史名人,但更强调他"布衣将帅"的独特性 - 细节生动:用"剑淅矛炊"这样具象化的战场描写,比直接说"英勇"更有力 - 情感真挚:后段作者回忆知遇之恩时,从"愿倚泰山"到"愧未筑室",层层递进展现悲痛

这种挽联既是一篇人物传记(浓缩彭玉麟一生),也是一封深情悼词(融入个人情感),通过历史对照和战场白描,让读者感受到这位"平民将军"的立体形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