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种田和吃饭的比喻,讲了两代人对待学问的不同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前四句说汉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像农民种地一样认真。但流传下来的精华很少,就像大米里混着很多糠(比喻学问中掺杂糟粕)。中间四句讲后人随意筛选古人学问,就像带着干粮赶路只挑好吃的。但真正的大智慧应该像银河运转、阴阳调和那样系统完整。
后六句是作者感叹:我辛苦耕种(研究学问),你们却只挑着吃(断章取义),这种态度让人伤心。最后用两个典故表达真学问需要感悟:老木匠说做车轮的诀窍说不清楚(真学问难以言传),在竹林里读《易经》就像喝仙酒(真正理解学问的美妙)。
全诗核心是说:对待传统文化不能急功近利地"挑食",要系统学习、用心体会,才能得到真学问。就像农民种地不能只收果实,要尊重整个耕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