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黄 笺

春台女儿似红玉,曾奉当筵柘枝曲。舞成早自得痴名,更傍春风情不足。

客携黄金欲有赠,多在邻家赌双陆。近从新官作颜面,祇得低心随所欲。

自知久去非所安,夜半东门车特碌。秀阙芙蓉潭畔起,每向波间得双鲤。

水流却上大应难,惟有孤怀似潭水。一骑翩翩锦臂鞲,红罗百丈作缠头。

为言闻得琵琶怨,当门下马欲登楼。莫登楼,君马骇。

无限朱帘薰好香,城北城南无一瞬。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讲的是一个舞女的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她的命运起伏和内心孤独。

第一部分:舞女的风光与无奈 开头描写舞女年轻时像红玉一样美丽,在宴会上跳柘枝舞(一种唐代流行舞蹈)。她舞技高超,但别人却笑她"痴"——这里的"痴"可能是说她跳舞太投入,或者性格单纯。春风中她总觉得不满足,暗示她对生活有更高期待。有客人想送她黄金,却总在邻居家赌钱输光,反映追求者并不真心。

第二部分:现实的妥协与挣扎 "新官作颜面"写她不得不讨好新来的官员,低头顺从。但夜里她乘马车离开("东门车特碌"),说明她内心并不安于这种生活。"水流却上大应难"是比喻:就像水难倒流,她也回不到过去了,只有孤独像深潭水一样挥之不去。

第三部分:虚假的追捧与警示 后来有个华服公子("锦臂鞲"指绣花护臂)用百丈红罗当缠头(打赏舞女的彩绸),说要听她弹琵琶诉怨,想为她登楼。但结尾突然转折:"莫登楼,君马骇"——别上楼,你的马会受惊!最后两句像镜头拉远:满城飘着熏香,可城南城北没有一瞬间属于她,暗示再热闹的追捧都是过眼云烟。

核心魅力 1. 反差感:表面写歌舞繁华,实际藏着一个女性无法自主的命运。 2. 画面感强:从舞蹈、赌局到夜半马车,像电影片段般鲜活。 3. 隐喻巧妙:用"水难倒流"喻人生不可逆,"孤怀似潭水"比内心寂寞,都很贴切。

这诗像一篇"古代职场女性图鉴",风光背后尽是身不由己。最后提醒"莫登楼",其实是说:那些看似美好的承诺,往往藏着危险。

刘次庄

刘次庄,字中叟,晚号戏鱼翁,北宋潭州长沙(今属湖南)人。神宗熙宁七年(1074)赐同进士出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