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叫"酴醾"的花(类似荼蘼花),展现了它从生长到绽放的全过程。
前两句"生成从火令,颜色占中央"说的是:这花像是被夏天的炎热催生出来的(古人认为夏天属火),金黄色的花朵格外醒目。这里用"占中央"形容花色抢眼,就像舞台中央的焦点。
中间两句是特写镜头:"绿叶排圜翠"写叶子像排队一样整齐,呈现出圆润的翠绿色;"青苞蓄异香"写还没开放的花苞里,已经藏着特别的香气。一个"蓄"字用得妙,让人感觉香气随时会喷涌而出。
最后两句拉远镜头:茂密的花丛(丛阴)缠绕着弯曲的枝干(曲幹),细小的花刺(纤刺)像针尖般锋利。这里把柔美的花和带刺的枝条对比着写,突出了植物柔中带刚的特质。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纪录片:先拍整体印象,再给叶子和花苞特写,最后展现整株植物的姿态。诗人用"排、蓄、比"这些动词,让静态的植物有了动态的美感。最妙的是通过视觉(颜色)、触觉(刺)、嗅觉(香)的多角度描写,让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这株生机勃勃的夏日花卉。
种放
( 956—1015)洛阳人,字明逸,号云溪醉侯,又号退士。不事举业,隐居终南山豹林谷,以讲习为业,凡三十年,其间数召皆辞。真宗咸平中,以荐召对,授左司谏,直昭文馆,后往来于山林与朝廷之间,每至京师,生徒多就而受业。累拜给事中,仕终工部侍郎。性不喜浮图氏,尝裂佛经以制帷帐。终身不娶,晚节颇饰舆服,广置良田,门人族属多有仗势不法。曾上《时议》十三篇,有《太一词录》、《退士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