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言 其一

燕麦讵可食,兔丝那为衣。
重絺不禦寒,野葛难疗饥。
绨袍脱有意,岂得全身归。
一饭责相酬,北山宁采薇。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和衣物作比喻,道出了人生困境和处世态度。

前四句用四种不实用的东西比喻无用的努力:燕麦不能当主食,兔丝草编不成衣服,单薄的粗麻布挡不住寒冷,野葛根也治不了饥饿。就像生活中那些看似美好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东西。

后四句转入处世哲学:与其穿着别人施舍的厚袍子失去尊严,不如保持独立人格;接受别人一顿饭的恩惠就要准备回报,这种压力还不如像伯夷叔齐那样隐居山林采野菜为生。表达了宁可清贫自守,也不愿受人恩惠而失去自由的态度。

全诗用朴素的生活比喻,传递了古代知识分子"宁可清贫自傲,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对现代人处理人际关系和保持独立人格仍有启发意义。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