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夜

日出复日落,月圆又月缺。
短笛不成声,秋高歌一曲。

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寂寥与洒脱,读来像一阵带着凉意的晚风。

前两句"日出复日落,月圆又月缺"像用毛笔在纸上画出的两个圆圈,一个画太阳,一个画月亮。诗人用这种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悄悄告诉我们:时光流逝本是常态,不必过分感伤。这种写法很像现代人用手机拍下日出日落的延时摄影,把漫长的光阴压缩成几秒钟的循环画面。

后两句突然从宏大的自然景象转向个人场景。"短笛不成声"写得特别生动——试想秋夜凉风里,有人拿起笛子想吹奏,却因为天气太冷或心情使然,吹出来的都是断断续续的音符。这个细节把秋夜的清冷感直接传递到读者指尖。但结尾笔锋一转,"秋高歌一曲"突然变得豪迈,就像现代人在KTV里,哪怕跑调也要痛快唱完一首歌。这种从"吹不响笛子"到"放声高歌"的转变,展现了中国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

全诗就像一组蒙太奇镜头:先给天空中的日月几个快闪,然后镜头下移到人间,特写一只握笛的手,最后拉远成夜幕中昂首高歌的剪影。二十个字里,藏着对时光的感悟,对挫折的坦然,以及面对萧瑟时的生命热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