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堂石

数里飞湍似吕梁,梁山之上读书堂。
秋来江色流黄叶,雨后人家住碧湘。
中古有音传姓字,少微无恙乐虞唐。
踏歌野服看鸂鶒,双聚双飞亦雁行(以上清嘉庆《翁源县志》卷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翁源县书堂石一带的山水风光和人文气息,充满宁静悠远的田园诗意。

前四句写景:几里外湍急的流水像吕梁瀑布般壮观,梁山上的书堂静静矗立。秋天江水裹挟着黄叶流淌,雨后的村落倒映在碧绿的湘江中。这里用"飞湍""黄叶""碧湘"等明快色彩,勾勒出动静结合的画面,既有江水的奔腾,又有书堂的静谧。

后四句抒情:书堂传承着中古的文脉,隐士在此安居乐业。诗人穿着便服踏歌而行,看水鸟成双飞翔,仿佛自己也化作飞鸟融入自然。最后用"双聚双飞"的鸂鶒(一种水鸟)比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暗示读书人追求的精神自由。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急流与书堂、秋叶与碧波形成视觉对比,古老的读书声与自在的水鸟声构成听觉交响,传递出中国文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理想。特别是"踏歌野服"的细节,生动展现了知识分子返璞归真的生活情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