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吴生

自诵梅花人日诗,五旬不见但相思。
一春多雨愁无麦,二月输官定卖丝。
行药桥边逢客返,著书窗下少人知。
近传孺子司村社,想见粗豪割肉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写给朋友吴生的一首生活随笔,通过日常琐事展现真挚友情和民间疾苦,语言平实却充满人情味。

前四句写牵挂之情:诗人念叨着吴生曾经在"人日"(正月初七)吟咏的梅花诗,五十天没见面很是想念。接着笔锋一转,道出民生艰难——整个春天多雨影响麦收,二月还要缴税,百姓只能卖丝抵赋税。这里用"愁无麦""卖丝"等具体细节,生动呈现农民生活的困顿。

中间两句勾勒诗人自己的闲居生活:在桥边散步时遇见返程的客人,独自在窗下著书无人知晓。这种清寂的生活状态,与后文吴生的热闹形象形成有趣对比。

最后两句突然活泼起来:听说吴生当上了村社主持(类似村长),诗人幽默地联想到他像西汉陈平那样豪爽分肉的场景。"粗豪割肉"这个充满画面感的描写,既展现吴生豪迈的性格,也透露诗人对朋友升迁的由衷欣喜。

全诗就像一封家常信,有思念、有忧民、有自况、有调侃,在平淡叙述中藏着深厚情谊。最妙的是把税收、著书、割肉这些不相干的事自然串联,既反映社会现实,又表现朋友间无需修饰的真性情,让人看到古代文人交往的生动面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