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升病君逢遵道送归

朝来何事苦颦眉,一客越吟三子归。
河渚徘徊感春草,山斋寂寞背斜晖。
知心古道谁相得,酒泪东风自觉非。
早到茅庐慰孤淡,易爻重待其参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傍晚的感伤场景,核心是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开头用"皱眉"这个动作,生动展现主人公的忧愁。三位朋友结伴归来,暗示有人生病或遭遇困境("伯升病")。他们在河中小洲徘徊,看着春草感受时光流逝;回到山间小屋时,只剩夕阳相伴,显得格外孤独。

中间四句道出全诗主旨:知心朋友难寻,就像古人的高尚情谊一样珍贵。东风吹来,主人公忍不住落泪,反思自己是否做得不够好。最后两句是温暖的期盼:希望朋友早日到简陋的茅屋相聚,一起探讨《易经》的深奥道理,在平淡中寻找生活的真谛。

全诗魅力在于:
1. 用春草、夕阳等常见景物,巧妙烘托出淡淡的忧伤
2. "知心古道"四字点明现代人依然渴望的真诚友谊
3. 结尾的茅庐谈《易》,展现了文人雅士清贫却充实的精神世界
4. 语言朴实但情感深沉,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