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福唐观二首 其二

曾随云水此山游,行尽层峰更上楼。
九月登临须有意,七年岐路亦堪愁。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暂熟炉香不须去,伫陪天仗入神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重游故地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暗含人生际遇的思考。

前两句"曾随云水此山游,行尽层峰更上楼"是说:以前跟着云水漫游来过这座山,这次把层层山峰都走遍,还要再登高楼。这里用"云水"暗示过去的自由自在,"更上楼"表现不断攀登的劲头。

中间四句最有意思:"九月登临须有意"说秋天登高要有特别心境;"七年岐路亦堪愁"透露这些年人生道路的曲折让他发愁。接着用"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描绘眼前景色:高高低低的树木红绿相间,远近的秋色在烟雾中浓淡变化。这两句不仅画面感强,红绿浓淡的对比也暗喻人生起伏。

最后两句"暂熟炉香不须去,伫陪天仗入神州"像是自我安慰:且安心享受这里的香火,等着随皇家仪仗回中原吧。这里的"炉香"代表暂时的安宁,"天仗"则暗示对重回人生舞台的期待。

全诗妙在把登山所见和人生感悟自然融合。看红叶烟雾是实景,而"七年岐路"的感慨、"暂熟炉香"的自我开解,都在美景中自然流露。就像我们故地重游时,既看风景,也会想起这些年自己的变化,诗中那种淡淡的愁绪与对未来的期待,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杜光庭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杜光庭注重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无法见其原貌。研究杜光庭的专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