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圣鍚坟庵真如轩在玉山常山之间

东吴南垂楚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
百滩千嶂自一川,清空不是人间世。
玉山先生携老禅,把茅结庵开小轩。
身前身後来醉眠,一醉不醒三千年。
先生杖屦半宇宙,每到此轩去还又。
为怜雪立孤竹君,月骨风箸如许瘦。
向来种笋今排天,先生手痕故依然。
骑龙帝旁为飞仙,玉棺寂寞空寒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山水隐居之地,以及一位洒脱不羁的隐士形象。

开头四句用地理方位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在吴楚交界处的山水之间,有一片清澈空灵的天地,这里的险滩和山峰自成一体,仿佛不属于人间。这里为全诗奠定了超凡脱俗的基调。

中间部分聚焦于"玉山先生"这位隐士。他带着老禅师在这里结茅为庵,建了个小轩(亭子)。这位先生生前死后都在这里醉眠,一醉就是三千年,用夸张手法表现其超然物外的境界。他的足迹遍布半个天下,却总是回到这个小轩,暗示这里是他的精神归宿。

后六句通过具体意象展现隐士风骨:他怜爱雪中挺立的瘦竹(象征高洁),当年种下的竹笋如今已高耸入云,但先生的手印依然留在那里。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说先生已飞升成仙,只留下寂寞的玉棺和寒烟,在永恒与寂灭的对比中,留下悠长余韵。

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地理空间、隐士生活和道家仙趣融为一体,用"醉眠三千年""骑龙飞仙"等浪漫想象,塑造出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隐逸世界,表达了对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