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螳螂歌

清晨洗面开篷门,巨螳螂在水上奔。前怒两臂秋竹竿,后拖一腹春渔船。

偶然拾得破蛛网,挈取四角沉重渊。柳上螳螂工捕蝉,水上螳螂工捕鳣。

捕蝉顿顿得蝉食,捕鳣何曾得鱼吃。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幽默的笔法,描绘了一只奇特的水上螳螂,通过对比道出生存的无奈。

开篇像漫画镜头:清晨推开船篷,突然看见一只"水螳螂"在水面飞奔。诗人用夸张比喻形容它的模样——前臂像愤怒举起的细竹竿,大肚子像条小渔船,活脱脱一个水上武士的形象。

最有趣的是它捕食的场景:这只螳螂居然举着破蜘蛛网当渔网,煞有介事地往深水里打捞。诗人故意用"沉重渊"这种大词来形容小水洼,形成滑稽反差。

后四句点出全诗深意:普通螳螂在柳树上抓蝉顿顿饱餐,而这只会"水上作业"的螳螂,虽然创新了捕鱼方法,却从来没真正吃到过鱼。就像现实中有的人另辟蹊径,看似聪明却难有实际收获。

全诗妙在把昆虫拟人化,用轻松的画面揭示了一个严肃道理:创新固然可贵,但若脱离实际条件,再特别的技能也可能徒劳无功。那只举着蛛网捞鱼的螳螂,既可笑又让人心生同情。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