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娃宫

一夜娃宫有战尘,玉笄羞见苧萝春。
浣纱前日东家女,莫信(读画斋本作道)亡吴是妾身。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古讽今,通过西施的故事反思历史真相与女性命运。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描写吴国灭亡后的场景:曾经繁华的馆娃宫一夜之间沦为战场,戴着玉簪的西施再也没脸回到故乡的春日美景中。"羞见"二字巧妙写出她内心的愧疚与无奈,仿佛连故乡的山水都在责备她。

后两句是西施的自白:昨天还是溪边浣纱的普通姑娘,今天却被说成灭亡吴国的祸水。一个"莫信"掷地有声,直接戳破"红颜祸国"的谎言——国家兴亡本有复杂原因,怎能简单归罪于一个弱女子?

全诗最精彩的是对历史叙事的解构。诗人用西施的口吻告诉世人:那些把亡国责任推给女性的说法都是骗人的。短短四句既有画面感(战火与溪水的对比),又有思想深度(质疑传统史观),用家常语言道出了至今仍值得思考的性别议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