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山谒子房

莲花冠子红犀导,雪面风髯一年少。
梦里山河博几场,抽身笑拈长松道。
英雄老尽故交稀,眼底修毛几翅飞。
功成辟谷或有以,未必神仙须布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英雄张良(子房)的传奇人生,用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他从意气风发到功成身退的转变。

开头四句像电影特写:头戴莲花冠、手持红犀导的俊美少年(张良),在乱世中像赌徒般用山河下注,最终却洒脱地抽身离去,笑着抚摸松树归隐山林。这里"雪面风髯"的青春形象与"博几场"的豪赌形成强烈反差,暗示他参与天下争霸的往事。

中间两句笔锋突转:当年并肩作战的英雄们都老了,故友零落,就像飞鸟的羽毛凋零。这里用"修毛几翅飞"的意象,暗喻时代更迭、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最后两句点破主题:功成后选择辟谷修仙,未必非要穿着布衣装清高。这是对张良智慧的最高赞美——他既能建功立业,又懂得急流勇退,真正的超脱不在于外在形式,而在于内心境界。诗中"笑拈长松道"的逍遥姿态,正是对这种人生智慧最生动的诠释。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