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深秋夜晚,诗人在官署中听到雁鸣时的感慨。
前两句"久别云林旧草亭,南江都邑岁雕零"说的是诗人离开山林隐居生活已经很久了,现在身处繁华都市,却感受到岁月流逝、万物凋零的凄凉。这里的"云林旧草亭"代表诗人向往的自然生活,"南江都邑"则指代喧嚣的官场。
后两句"可怜此夜长空雁,正在青松树底听"最有意境。诗人听到夜空中大雁的鸣叫,想象它们正停歇在青松树下。这里用"可怜"二字,既表达了对大雁的同情(它们要在寒夜中长途迁徙),也暗含诗人自己的孤独感。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大雁这个意象,把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完美结合
2. "听"字用得巧妙,既是大雁在听,也是诗人在听,形成双重意境
3. 通过对比(山林vs都市、永恒的青松vs迁徙的大雁),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首关于"想家"的诗,只不过诗人想念的不是具体的家,而是那种自由自在、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听到雁鸣让他触景生情,写出了很多在外打拼的人都会有的那种"身不由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