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简斋前辈挽诗 其二

掉头肯作玉堂仙,江左牵丝政事传。
自诩好名还好色,何曾求道更求禅。
东方玩世三千牍,荣起行歌八十年。
至竟九泉留一憾,不教重赋鹿鸣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的挽诗,用轻松幽默的笔调总结了一位前辈官员的一生。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人生选择(前四句):
开头说这位前辈本可以在京城当清贵的翰林("玉堂仙"),却选择去江南做地方官("江左牵丝"),把政事治理得很有口碑。他从不装清高,坦然承认自己"好名又好色",既不追求修道成仙,也不钻研佛法禅理——这种真实不做作的性格在当时官场很少见。

2. 处世智慧(五六句):
用汉代滑稽谏臣东方朔的典故,说前辈像他一样用诙谐的方式处理公务("玩世三千牍"),在官场中保持洒脱。最终快活自在地活到八十岁,算是人生赢家。

3. 唯一遗憾(末两句):
结尾突然转折,说前辈唯一的遗憾是死后不能再参加科举庆功宴("鹿鸣篇"指考中举人的宴会)。这句看似调侃,实则暗含对科举功名的执念,连这样洒脱的人最终也没能完全看破名利。

全诗妙在:
- 用"好名好色"这种大实话颠覆传统挽诗的严肃
- "玩世""行歌"等词画出前辈游戏人生的态度
- 最后用幽默口吻点出人性普遍弱点
像给逝者画了幅生动的漫画像,既怀念他的真性情,也善意调侃他的小执念,比普通悼亡诗更有人情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