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楚江边送别好友李公回朝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离别的不舍。
前两句写送别的环境:二月楚江边,朱轮(华丽的车)即将启程,江边长满白蘋(一种水草),暗示离别氛围。三四句用对比手法:李公身上还带着家乡的桂花香(象征高洁),但他的官船不会停留在繁华的扬州(广陵),而是要奔向朝廷。这里既夸李公不忘本,又点明他肩负重任。
五六句用典故赞美李公的地位:像传说中为西王母衔食的神鸟"鳷鹊"一样带着香气飞向云端(朝廷),又像舜帝的贤臣"夔龙"佩着崭新玉饰在太阳下(指朝廷)辅佐君王。最后两句感慨:自从司马迁(周南指代)这样的史官离开后,如今朝廷里像李公这样能胜任"石渠阁(皇家藏书处)修史工作"的贤才还有谁呢?既抬高李公,也暗含朝廷人才难得的忧思。
全诗通过江景、典故、对比等手法,既写出送别的画面感,又巧妙称赞友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后落笔在对国家人才的珍视上,情感层层递进。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