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博见枉分韵

一毡远寄海天涯,遣兴时过处士家。
瓜熟尽堪分五色,诗成那敢说三叉。
溪云夜荡渔矶月,篱舍秋残槿树花。
野外不嫌供具薄,邻家春酿尚堪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的文人,在异乡与隐士朋友交往的闲适生活。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温馨的田园画面。

开头两句交代背景:诗人带着简单的行李("一毡")漂泊到遥远的海边,为了排遣寂寞,经常去拜访当地的隐士。这里"处士"指的是有学问但不愿做官的隐士朋友。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画面:朋友家的瓜果熟了,可以分享各种颜色的美味;诗人虽然写了诗,却谦虚地说不敢和唐代诗人贾岛(以"三叉"诗句闻名)相比。夜晚溪边的云雾轻拂着钓鱼台的月光,秋天篱笆边的木槿花已经凋零。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宁静淡泊的田园氛围。

最后两句特别生活化:诗人说不嫌弃野外简陋的饭菜,因为还可以向邻居赊些春酿来喝。这种随遇而安、与邻里和睦相处的态度,展现了文人雅士在平凡生活中的真性情。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日常景物(瓜果、月光、残花)和朴素语言,表达了知识分子远离官场后的闲适心境,以及朋友间真挚的情谊。没有刻意说理,却在寻常事物中流露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