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 用觉翁韵

夕窗坐残篆缕,荡吟情似水。
唤娥月、来照黄昏,穗灯凉堕孤蕊。
漫料理、筝期钗约,惊飙远逐城乌坠。
正帘栊寒峭,春悭暗逗幽思。
旧约迷鸥,乱绪络茧,托湘弦帝子。
几延伫、云外归鸿,奈他空带愁至。
尽纷纭、鱼龙万态,只消得、沧桑弹指。
怪湖山、装梦瞒忧,问天何意。
哀时赋笔,玩日琴丝,伴独歌寤寐。
还记省、堕馀欢迹,掩睇初见,扇凤遮羞,袖鸾藏泪。
香偎箫局,春钩茜帐,脸霞肌雪温存惯,甚而今、赚得人憔悴。
多情剩有,衰兰送客津亭,断肠杜鹃风里。
三生怨骨,十载愁根,镇悼红吊翠。
都付与、悲风惊鹤,古堞传烽,劫墨昆池,怨笳吹起。
霜华点鬓,流尘欺梦,年光回首如转烛,费妍词、空向枯桐倚。
江关萧瑟兰成,把笔凄迷,泪铅涴纸。

现代解析

这首《莺啼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沉的孤独与时光流逝的哀愁。全词像一部蒙太奇电影,通过黄昏、孤灯、残香等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回忆与怅惘的世界。

上片从黄昏独坐写起,袅袅残香与清冷月光交织,营造出孤寂氛围。词人试图用弹琴、赏钗等雅事排遣愁绪,却被突如其来的风声打断,暗示人生无常。寒风吹帘的细节,巧妙传递了词人内心的凄凉。

中片转入回忆,用"迷鸥""乱绪"比喻往事的模糊与复杂。词人等待远方音信,却只等来更多忧愁。这里用"鱼龙万态"形容世事变幻,而"沧桑弹指"则道出时光飞逝之痛。质问苍天的句子,凸显了面对命运无常的无力感。

下片通过今昔对比强化哀伤。昔日与爱人相处的温馨细节——初见时的羞涩、相依时的温暖,与如今的憔悴形单形成强烈反差。"衰兰送客""杜鹃啼血"等意象,将离别之痛推向高潮。

结尾部分最为沉重,词人用"三生怨骨"表达积郁已久的愁苦,将个人情感与战乱背景("悲风惊鹤""古堞传烽")结合,使哀愁具有时代厚度。最后以霜鬓、尘梦自喻,在琴声与泪水中完成对往事的祭奠,留下无尽苍凉。

全词最动人的是它将日常景物转化为情感载体的能力:一缕香、一盏灯、一阵风都成为打开记忆的钥匙。词人用细腻的感官描写(触觉的寒、视觉的暗、听觉的琴)构建出立体可感的忧伤空间,让读者能真切体会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与物是人非的怅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