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翊学诗

帝王治有道,修身宜所先。
于皇圣天纵,受命真自天。
陋彼霸功小,爱此王道平。
经筵讲大学,治法三代前。
乾乾自不息,安安而能迁。
升堂入其室,登山陟其巅。
扩之保四海,泉达火始然。
卓哉真德秀,义能衍斯篇。
微臣忝进讲,膺服同拳拳。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赞美帝王的诗,也可以看作是对某种治国理念的颂扬。下面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为你分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开头就在赞美帝王的治国方式。它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认为修身是治国的前提和基础。然后,诗提到帝王是上天赋予的使命,他的使命和责任都是来自天意的安排。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王道的优越性。他批评了霸业的局限性,强调了王道的广大和公正。这里的“王道”可以理解为一种以和平、公正和仁爱为基础的治国理念。

然后,诗提到了经筵讲学的场景,也就是帝王在经筵上听取学者的讲学,学习治国的智慧和方法。这种讲学旨在帮助帝王理解并实践古代的治国理念和方法。诗人赞美了帝王不断学习和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

接着,诗人用“升堂入室”和“登山陟巅”两个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帝王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深化。这两个比喻都表达了从低到高,从浅到深的过程。

然后,诗人赞美了帝王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治国中的能力,使国家繁荣昌盛。这里的“泉达火然”可以理解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像火焰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

最后,诗人赞美帝王的品德高尚,能够很好地理解和传播经典中的道理。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作为臣子的荣幸和责任,对帝王的忠诚和敬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帝王修身、治学、学习、进步以及应用知识治国的过程,表达了对帝王的崇敬和对王道的颂扬。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作为臣子的忠诚和责任。这样的表达既符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也能让普通读者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内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