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① 其四

祇受姚黄一著先,儿家元在郡西偏。
解残珠佩迎新见,寻得金镮依旧圆。
一过馨香犹半日,再来期约本明年。
向人自有凌云意,不羡城南尺五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芍药花为引子,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期待。

前两句"祇受姚黄一著先,儿家元在郡西偏"——诗人说自己像名贵的姚黄牡丹一样抢先绽放,但实际出身平凡(住在城西普通地方)。这里用牡丹比喻自己,既显自信又带自嘲,暗示美好事物常在不经意处出现。

中间四句用首饰作比,写芍药花的轮回绽放:"解残珠佩"形容凋谢的花瓣像散落的珠宝,"金镮依旧圆"比喻新花苞依然完美。诗人闻到花香能沉醉半天,虽然花朵会凋谢,但相信明年还会如约盛开。这些比喻把短暂的美转化为永恒的期待,体现对生命循环的坦然。

最后两句"向人自有凌云意,不羡城南尺五天"最见风骨:盛开的芍药自有高洁志向,不羡慕权贵聚集的"城南尺五天"(唐代长安城南是贵族区)。诗人借花明志,表达不慕虚荣、坚守本真的生活态度。

全诗妙在将赏花这件小事写出哲理:美好虽短暂却可循环,平凡中能见高贵。诗人用首饰、香气等日常意象,让抽象的感悟变得可触可感,最后托物言志的转折尤其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