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亭

白鹭敞西轩,栋宇穷爽垲。
千峰若联环,翠色不可解。
是时天宇旷,六幕无纤霭。
金斗熨秋江,素练横衣带。
乾坤清且敛,气象朝昏改。
芦花作雪风,飞舞来沧海。
九霄汀鹤起,万里樯乌快。
月上三山头,鸟没横塘外。
苍茫洲渚寒,银错星斗大。
开樽屏丝竹,披襟向箫籁。
余生本江湖,偃蹇欣作会。
清兴虽自发,苦嗜亦吾累。
鱼龙凭夜涛,四面忽滂湃。
安得犀灯然,煌煌发水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畔的壮美画卷,充满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

开篇写白鹭亭的环境:亭子向西敞开,建筑高耸开阔,四周群山环绕,苍翠连绵,仿佛融为一体。此时天空辽阔,万里无云,阳光下的江水如金色的斗熨过般平静,又像白色的丝带横贯大地。天地间一片清澈,早晚的景色不断变化,充满动态的美感。

接着,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芦花随风飞舞,如雪花般轻盈;汀洲上的鹤飞向高空,船上的帆影快速掠过;月亮升起,鸟儿消失在远方。夜色降临,洲渚显得苍茫,星光璀璨如银。

诗人坐在亭中,远离喧嚣,敞开衣襟,感受自然的韵律。他感叹自己本是江湖中人,如今能在此悠闲赏景,心中欢喜。虽然清雅的兴致是自发的,但对美景的痴迷也成了他的“负担”——因为太爱这景色,反而难以割舍。

最后,诗人听到夜晚江涛汹涌,仿佛鱼龙翻腾,四面水声澎湃。他突发奇想:要是能点燃犀牛角做的灯(传说可以照见水中精怪),或许能看到江中神奇的水怪,为这壮丽的夜景增添一丝奇幻色彩。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又有细腻的个人感受。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超脱尘世、向往自由的心境。诗中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秋江的壮阔与夜晚的神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