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同郊云江楼静坐
叠嶂寒云表,飞流峻阁前。
孤华状秋色,乔木出晴烟。
水驿仍分戍,山墟正泊船。
塔铃閒自语,沙鸟静同眠。
冷兴从君遣,清游乐地偏。
楼尊阑琢玉,佛古座垂莲。
宵旰忧方甚,耑蒙愤孰蠲。
西瞻遍榛莽,北顾乱腥膻。
路绝风云会,情生水石缘。
中枢忘鼠器,下泽惜鱼筌。
选胜初青眼,端思渐白颠。
暂从尘境外,容我一周旋。
孤华状秋色,乔木出晴烟。
水驿仍分戍,山墟正泊船。
塔铃閒自语,沙鸟静同眠。
冷兴从君遣,清游乐地偏。
楼尊阑琢玉,佛古座垂莲。
宵旰忧方甚,耑蒙愤孰蠲。
西瞻遍榛莽,北顾乱腥膻。
路绝风云会,情生水石缘。
中枢忘鼠器,下泽惜鱼筌。
选胜初青眼,端思渐白颠。
暂从尘境外,容我一周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秋时节,诗人与友人在江边高楼静坐时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秋日的萧瑟与诗人内心的忧思。
开头四句写景:远处寒云笼罩着层叠的山峰,飞流的江水从高阁前奔涌而过。孤零零的花朵点缀着秋色,高大的树木在晴天的烟雾中若隐若现。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秋日氛围。
接下来四句继续写景:水边的驿站仍有士兵驻守,山间的村落停泊着船只。佛塔上的铃铛在风中独自作响,沙滩上的鸟儿安静地栖息。这些细节描写让画面更加生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
中间部分转入抒情:诗人与友人一起享受清幽的乐趣,欣赏高楼精美的栏杆和古老的佛像。但随即笔锋一转,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西方和北方都陷入战乱,道路阻隔,风云变幻。诗人感叹自己虽有报国之志,却无能为力。
最后四句抒怀:诗人选择暂时远离尘世的纷扰,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慰藉。虽然头发已渐白,但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整首诗在清冷的秋景中,流露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超脱世俗的向往。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完美结合,既有对秋景的生动描绘,又有对时局的深沉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秋日的萧瑟与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