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早春烟雨中的行旅图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景:春天的雾气弥漫,细雨绵绵,山脚下的人家还关着门窗。这里用"漠漠"和"霏霏"两个叠词,既写出了烟雨的朦胧感,又让诗句读起来有韵律美。"未启扉"这个细节暗示时间很早,整个村庄还在沉睡。
后两句写人:诗人刚把平时戴的斗笠戴上,就穿着旅行的衣服走在江南的路上。"刚把"这个动作描写很生动,让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匆匆赶路的样子。"青箬笠"是江南常见的雨具,"征衣"暗示诗人正在旅途。这里通过简单的装束描写,就勾勒出一个风尘仆仆的旅人形象。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最普通的景物(烟雨、人家)和物品(斗笠、衣服)就营造出浓郁的江南春色
2. 通过"未启扉""刚把"等细节描写,让静态的画面活了起来
3. 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让读者能感受到早春微凉的空气和旅人独行的孤寂
4. 最后"江南道上"四个字,把个人感受扩展成典型的江南意象,引发读者对江南烟雨的无限遐想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