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收到朋友送的蜂蜜后的感慨,用日常小事道出了人生况味。
前两句像在拍生活小视频:屋檐下蜜蜂忙着酿蜜,朋友送来蜂蜜想让我尝尝甜头。画面温馨,充满生活气息。"分甘"二字透露出朋友间分享甜蜜的情谊。
后两句突然转折,像一声叹息:我这辈子吃苦太多,现在连蜂蜜吃到嘴里都像嚼蜡烛一样尝不出甜味了。这里用"嚼蜡"形容食不知味,既写实又深刻——不是蜂蜜不甜,而是人生太苦,连味觉都麻木了。
全诗妙在四两拨千斤,通过一罐蜂蜜写出两种人生状态:朋友眼中值得分享的甜蜜,在饱经沧桑的作者嘴里却成了无味的蜡块。这种强烈反差让人真切感受到,生活的苦难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就像现代人常说的"心里苦,吃糖都不甜",七百年前的诗人早已道破这种人生体验。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