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松

万折千蟠去不回,不知处士为谁栽。
钱塘九里空萧瑟,得似天孙送种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形态奇特的松树,通过松树的形象引发对隐士精神的思考。

前两句写松树曲折盘旋的生长姿态,暗示它经历过无数风雨却依然坚韧。"不知处士为谁栽"带出悬念:这样特别的松树,是哪位隐士种下的呢?这里用松树比喻隐士高洁不屈的品格。

后两句将视线转向现实:钱塘江畔的松林显得萧条冷落,远不如传说中织女(天孙)送来的仙种那样神奇。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隐士高尚品格的赞美,也暗含对现实世界缺乏这种精神的感慨。

全诗借松写人,用具体的松树形象寄托对隐士风骨的向往,语言简练但意境深远。最妙的是结尾引入神话传说,让平凡的松树顿时有了仙气,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华岳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