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远游篇

愁来高诵远游篇,度世长生岂可传。
物变无穷身老矣,一鸡八谷又新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人在愁闷时读《远游》篇(屈原的作品)的感受,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说:当忧愁袭来时,我高声诵读《远游》篇,但所谓"度世长生"的道理哪是能轻易领悟的?这里用"高诵"二字,既表现排解愁绪的迫切,又暗示这种努力可能徒劳。

后两句转到现实:世间万物变化无穷,而人的身体却一天天衰老。你看,鸡在打鸣,谷物成熟,转眼又是新的一年。这里"一鸡八谷"用具体的生活景象,生动表现了时光飞逝的无奈。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明明知道长生是虚妄,却还要在忧愁时读《远游》寻求慰藉;明明感受到岁月无情,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新年又至。这种清醒中的挣扎,正是许多人面对衰老时的真实心态。诗人用日常景象(鸡鸣、谷物)承载深刻的人生感悟,让读者在熟悉的画面中体会到时间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

马廷鸾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