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偈颂用采药治病的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禅宗道理:
开头说"文殊菩萨让善财童子去采药",暗指求佛问道就像寻医问药。但后两句突然转折——这些药根本治不好"佛病祖病"(指对佛法的执着),因为真正的禅悟不在外求。
"灵隐病亦无,药亦无"是核心:最高境界是连"求道之心"这个病都不存在,自然也不需要解药。就像健康的人不会整天想着治病,真正开悟的人也不会刻意追求开悟。
最后"赵州东壁挂葫芦"特别妙:葫芦在古代既是药罐也是酒器。禅师随手挂着的葫芦,既不是药也不是非药,暗示真理就在平常生活里。就像赵州和尚著名的"吃茶去",真正的佛法不在经书里,而在当下喝茶这样的日常中。
全诗精髓是:执着追求佛法反而成了障碍,放下所有刻意的修行,在平凡生活中自然体会,才是真正的觉悟。就像我们总想找"人生答案",但可能答案就是停止寻找,好好生活。
释普度
释普度(一一九九~一二八○),号虚舟,俗姓史,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年十二,出家本郡天宁寺,继事东堂院龙溪祖信,后参无得通禅师得法。理宗淳祐初住建康府半山报宁禅寺。历住镇江府金山龙游禅寺、潭州鹿苑褒忠禅寺、抚州疏山白云禅寺、平江府承天能仁禅寺、临安府中天竺天宁万寿永祚禅寺、灵隐景德禅寺,终于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八十二。有净伏等编《虚舟普度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元释行端撰《行状》,《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