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头高捲岸,雨脚半吞山(宋吴可《藏海诗话》)。

现代解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略带压迫感的自然景象,用动态的画面感传递出人在自然力量前的渺小感。

第一句"潮头高捲岸"像电影特写镜头:潮水不是平静地漫上沙滩,而是像巨人甩动衣袖般高高掀起,几乎要吞没堤岸。"捲"字用得极妙,让人仿佛看到浪花翻卷时的凶猛力道,连坚硬的岸都显得脆弱。

第二句"雨脚半吞山"更显想象力——雨丝被比作行走的脚,而它迈步时竟能"吞"掉半座山。这种夸张手法让雨幕有了生命,像半透明的巨兽匍匐在山间。一个"半"字留白,既写实(远山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又制造悬念:下一刻整座山会不会被完全吞噬?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高捲""吞"这些充满侵略性的动词,巧妙传递出面对自然伟力时的震撼。这种写法就像用镜头语言说话:不需要解释"我有多惊叹",画面本身已经让人屏住呼吸。现代摄影中常见的风暴大片,其实早在千年前就被诗人用文字定格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