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二首 其二

越吟吴咏两参商,我那皋原侬水乡。
赤地千仓待舂簸,炎飙九夏剧晴阳。
云霓不族讼风伯,雷电惭劳驱毕方。
独卧嗟咨龙伯懒,梦乘天驷洒淋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炎热酷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和对凉爽天气的渴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

1. “越吟吴咏两参商,我那皋原侬水乡。”

诗人可能身处一个他乡的皋原水乡,思念着家乡(可能是吴越地区)。他在这里感受到的炎热使他更想念家乡的舒适。这里的“参商”可能暗示距离遥远,难以相见。

2. “赤地千仓待舂簸,炎飙九夏剧晴阳。”

这里描述了炎热造成的景象。大地被晒得赤红,仓库里的粮食等待收获和加工。炎飙指的是炎热的热风,“九夏”指的是夏季的炎热时节,“剧晴阳”强调天气的极度晴朗和炎热。

3. “云霓不族讼风伯,雷电惭劳驱毕方。”

诗人可能看到天空中的云彩稀少,没有带来降雨的希望。他感到风神的懒散,雷公电母也难以驱散炎热。“云霓”是下雨的征兆,“风伯”是风之神,“毕方”在古代传说中是掌管火的怪物,这里可能暗指炎热的源头。

4. “独卧嗟咨龙伯懒,梦乘天驷洒淋浪。”

诗人独自躺着感叹龙伯(可能是指掌管降雨的神)的懒惰,他希望能在梦中骑上天马(天驷),带来清凉和降雨。“嗟咨”是叹息的意思,“龙伯懒”可能是对缺乏降雨的隐喻,“梦乘天驷”则表达了他对凉爽和希望的渴望。

总结:这首诗通过对炎热天气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凉爽环境的渴望。他感叹炎热的酷暑,思念家乡的舒适,希望有神灵能带来降雨和清凉。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苏籀

(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