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新安守陈郎中赴阙

浙水带天邑,于今如涧瀍。
言从发源处,直到行阙前。
使君仪曹郎,省闱早周旋。
一行领辅郡,奏课十郡先。
是时新雨馀,纵缆惊号蝉。
长河无六月,解带风中眠。
乌羽动林莽,马门纳云烟。
村村老农出,寒女一笑嫣。
共谈两岁乐,米粮不论钱。
今日见使君,使君正当年。
还能持节来,莫作长弃捐。
再拜不可留,鼓声催发船。
嗟我寄枌社,弟兄辱知怜。
宦游适四方,从公倘非难。
农人寔怀土,欲见无由缘。
唯因足襦裤,长说使君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陈郎中的官员调任时的场景,展现了百姓对他的爱戴和不舍,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丰收景象。

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头描写浙水(钱塘江)的壮阔,从发源地一直流到皇宫前,暗示陈郎中就像这条大河一样,从地方走向中央任职。

2. 介绍陈郎中的背景:他原本是朝廷的礼仪官员,后来到地方任职(辅郡指杭州),政绩在十郡中名列前茅。

3. 生动描写送别时的夏日景象:雨后初晴,蝉鸣阵阵,河中凉风习习适合午睡,林间鸟儿飞动,云雾缭绕山间。这些自然描写烘托出平和安详的氛围。

4. 通过百姓的反应展现陈郎中的政绩:老农们纷纷出门相送,织布女子露出笑容。大家谈起这两年的好日子,粮食充足到不用计较价钱。这说明在陈郎中治理下,百姓生活富足。

5. 表达对陈郎中的祝愿:希望他正当壮年能再次回来任职,不要长期留在京城。但送别的鼓声已经响起,船只即将出发。

6. 最后诗人表达自己的感受:作为同样在外做官的人,理解陈郎中的调任;而农民们眷恋乡土,今后只能通过身上温暖的衣裤,长久传颂这位贤明官员的事迹。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大河比喻官员升迁,自然贴切 - 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老农送行、女子微笑)表现百姓对官员的爱戴 - 丰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理想的地方治理成果 - 语言朴实生动,如"解带风中眠"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 - 结尾点出"足襦裤"(衣食无忧)才是百姓记住官员的真正原因,体现了务实的思想

全诗没有直接赞美之词,却通过自然景物和百姓反应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位深受爱戴的地方官形象,展现了古代理想中的官民关系。

罗愿

罗愿 (1136~1184) 字端良,号存斋,徽州歙县呈坎人。汝楫子。荫补承务郎。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 ,历任鄱阳知县、赣州通判、鄂州知事,人称罗鄂州。精博物之学,长于考证。文章精炼醇 雅,有秦汉古文之风。所撰《新安志》10卷,体例完备,章法严密,舍取并合随主旨而定, 尤详物产。提出编纂方志要注重民生,为后世学者重视。著有《尔雅翼》20卷、《鄂州小集 》7卷。

0